新疆塔城,油畫般的邊疆小城,藏著一場松弛感滿滿的旅行
嘿,你知道新疆的西北角藏著個啥神仙地方嗎?塔城!這地兒簡直就是被時光老人偷偷藏起來的寶貝,沒有烏央烏央的游客,也沒有閃瞎眼的霓虹燈,但它有能當電腦壁紙的田園風光,還有各民族混搭出來的濃濃煙火氣。最重要的是,一到這兒,你就感覺渾身上下的弦兒都松下來了,那種“松弛感”,絕了!
你在街上溜達,沒準兒就能聽見巷子深處飄來悠揚的手風琴聲。百年老橡樹底下,老人們瞇著眼曬太陽,空氣里飄著風干肉的咸香和格瓦斯的甜爽……別看這兒離海十萬八千里,可人家有五條河滋養(yǎng)著呢!難怪大家都說,塔城就是我們心里那個“詩和遠方”的完美樣子。
眼睛的天堂:從“綠毯”草原到“最萌身高差”的國門
塔城給人的第一印象,絕對是綠色的!城邊上的庫魯斯臺草原,那家伙,全國第二大連片平原草場,簡直就是一塊兒巨大無比的綠色地毯,直接鋪到天邊去了。每年開春那會兒,額敏河水漫上來,這兒就變成了水汪汪的一片,蘆葦蕩漾,各種鳥兒天上飛,牧民的氈房零星點綴,活脫脫就是《敕勒歌》里唱的景兒!
想看得更遠?開車去“小天山”,塔爾巴哈臺山轉轉。山上一層疊著一層,山頂?shù)难┮荒甑筋^都不化,可山腳下呢,野花開得那叫一個燦爛!牧民騎著馬從溪水里蹚過,馬蹄子濺起來的水珠在太陽底下亮晶晶的,運氣好還能看見彩虹呢!
除了這醉人的綠,塔城還有股子特有的邊塞味兒。巴克圖口岸,離市區(qū)才12公里,那紅色的國門,可是見證了250多年生意往來的老地方。站在新修的國門前頭,瞅著界碑上“中國”倆大字,心里那叫一個自豪!再去旁邊的絲路文化商品城逛逛,中亞五國的巧克力、俄羅斯的套娃、哈薩克斯坦的蜂蜜……好家伙,種類多到讓你眼花繚亂,一瞬間還以為自己站在了亞歐大陸的十字路口呢!
耳朵和心靈的雙重享受:手風琴拉出彩虹,各民族一家親
要說塔城的靈魂,那必須是五彩斑斕的!去塔城手風琴文化展示廳瞅瞅,我的天,1000多架手風琴,來自10個國家,老的少的,稀奇古怪的都有!從德國黑森林那邊傳下來的百年老琴,到蘇聯(lián)時期的紅色經(jīng)典款,每一臺琴都像在跟你講故事,告訴你音樂這玩意兒,根本不分國界。每年夏天這兒還搞手風琴藝術節(jié),維吾爾族大爺和俄羅斯族小伙兒能即興來一段,達斡爾族的姑娘小伙兒跟著琴聲就能跳起來,這“中國手風琴之城”的名號,真不是蓋的!
想體驗各民族怎么和和美美過日子的?那必須得去阿西爾鄉(xiāng)達斡爾民俗風情園。每年6月份過沃其貝節(jié)的時候,達斡爾族老鄉(xiāng)們會穿上繡著漂亮云紋的長袍,在敖包前頭祈福。完事兒了就開始各種熱鬧的比賽,什么拉脖子、拔棍子、打曲棍球,看得人熱血沸騰!旁邊還有個錫伯族博物館,墻上畫著他們當年西遷戍邊的故事,特壯烈。溜達到哈薩克牧民的帳篷外頭,那駱駝奶的香味兒啊,早就飄過來了,饞得不行!
舌尖上的盛宴:風干肉配瑪洛什,這味兒太“塔城”了!
塔城的味道,那叫一個濃烈!天一擦黑,西部美食街的燈就亮起來了,烤肉攤子上的炭火燒得“噼里啪啦”響,椒麻雞的鮮辣味兒混著馕坑肉的焦香味兒,簡直就是勾魂兒,腿都邁不動了!
塔城風干肉,那是一定要嘗嘗的!草原上的風和時間是最好的廚師,把肉弄得又緊實又咸香,再來上一碗熱乎乎的那仁面片,哎喲喂,這就是游牧民族最純粹的美味饋贈啊!
夏天來塔城,要是沒吃上“瑪洛什”,那可就算白來了!這玩意兒是用鮮牛奶和雞蛋純手工打出來的冰淇淋,口感綿得像絲綢一樣。當?shù)厝诉€特豪爽,給你澆上滿滿的野生樹莓醬,那酸甜和奶香在嘴里一碰撞,啥暑氣都給你治得服服帖帖的!還有街邊那些不起眼的面包房,也藏著寶貝呢!俄羅斯大列巴、塔塔爾族的“伊特白里西”(其實就是南瓜烤餅),還有達斡爾族的冰涼拌面,每一口下去,都是不同民族文化在舌尖上跳舞呢!
塔城的“慢生活”秘訣:發(fā)呆、擼串、學橡樹
塔城這地方,自帶一種懶洋洋的氣質。城東邊有個三道河壩,百年老柳樹的枝條垂下來,綠得像絲帶一樣。當?shù)厝司拖矚g在樹蔭底下鋪塊布,煮上一壺奶茶,看著自家孩子滿地跑著玩兒。你要是周末從廣場路過,保準能碰上拍婚紗照的新人,他們肯定會去那棵300年的老橡樹前頭合個影。為啥?因為舒婷那首《致橡樹》啊,早就成了塔城人心里的愛情標桿了:“根,緊握在地下;葉,相觸在云里”,多浪漫!
想找更隱蔽的舒服地兒?往鄉(xiāng)下走!奧布森生態(tài)林場里那些小木屋民宿,都被濕地給圍著。早上推開窗戶,就能看見馬群在晨霧里喝水,白鷺“嗖”地一下從水面掠過。下午呢,去摘點兒新鮮草莓,到了傍晚,在燒烤區(qū)把爐子一支,羊肉串兒往上一放,那油“滋啦”一響,沒準兒能把旁邊打盹兒的野兔子都給驚醒了!
在這兒,時間好像被誰偷偷調慢了半拍。就像當?shù)厝顺Uf的:“在塔城,連走路都得輕手輕腳的,生怕吵醒了這座像睡美人一樣的城市。”
寫在最后:為啥塔城這地兒,讓人去了還想去?
說真的,可能是因為這兒的人活得特別明白吧。達斡爾族的大嬸巴黑提,開奶茶館不圖掙多少錢,就想讓大伙兒嘗嘗最地道的駱駝奶是啥味兒。維吾爾族的大叔伊力亞爾,自個兒在額敏河邊上守著天鵝,一守就是十幾年,圖啥呀?圖個心安。手風琴博物館的講解員,講著講著可能就即興給你來上一段,因為他們覺得“音樂比說話更能說到心坎兒里去”。
塔城教會我們的,不僅僅是怎么看風景,更是怎么像那棵老橡樹一樣,踏踏實實地扎根在土地里,不慌不忙地生長。
下次你要是覺得城里太鬧騰,心里有點兒堵得慌,不妨來塔城轉轉。這兒的風里帶著青草香,酒里釀著老故事,至于那種讓人渾身舒坦的“松弛感”,嘿,根本不用特意找,它就在那兒等著你呢!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