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我區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
本報烏魯木齊6月4日訊 全媒體記者李行報道: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發布的2019年自治區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,我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。
2019年,全區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牢固樹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,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,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,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主攻方向,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,以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為契機,全面開展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等4場戰役,全區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。
2019年,全區環境空氣質量總體略有改善,河流和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總體為優,湖庫水質為輕度污染,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,城市聲環境質量較好,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,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,環境風險態勢保持穩定。化學需氧量、氨氮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明顯下降。
2019年,全區14個地州市人民政府(行政公署)所在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1.4%,比上年增加2.4個百分點;“烏—昌—石”區域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4.0%,比上年增加0.1個百分點;“奎—獨—烏”區域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4.9%,比上年增加5.2個百分點;首府烏魯木齊市優良天數比例為75.9%,比上年增加2.0個百分點。
2019年,全區監測的78條河流169個斷面優良水質比例為98.8%;湖庫水質總體保持穩定,喀納斯湖、天池、白楊河水庫等22座高山湖庫和城市上游湖庫水質較好;監測的123個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91.0%達標,14個地州市人民政府(行政公署)所在城市的32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中,水質達標比例為87.5%;76個縣城(區)91個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中,水質達標比例為92.3%。
2019年,全區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,質量為優。全區生態系統格局總體保持穩定,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。全區自治區級及以上自然保護區28個(不含兵團自然保護區),其中,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5個、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13個,總面積約18萬平方公里,占全區面積的10.8%。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