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眾志成城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】戰“疫”中,那些感人的身影
□本報全媒體記者
有人主動請纓,逆風前行;有人堅守崗位,沖在一線;有人奉獻愛心,積極捐贈……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,一個個感人的身影,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。
堅守崗位
抗擊疫情中最“帥”的身影
1月28日15時,記者走進柳園火車站旁的站前賓館大廳,一眼就看到了歪倒在沙發上的哈密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副支隊長吳利,手里攥著登車查驗小組排班表的他在抽空打個盹。
從1月24日16時來到柳園火車站,作為特警支隊在柳園疫情查控工作的協調者和負責人,吳利前后只睡了不到6小時。“特警支隊隊員和醫護人員在柳園火車站排班編組,保證每一趟列車上都有足夠人員開展疫情篩查和人員信息登記工作,確保不漏一人。”吳利眼里充滿血絲,嘴唇起了水泡,聲音有些沙啞。
2003年,吳利曾作為軍人參與抗擊非典任務,17年后,37歲的他又站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“戰場”上,“我是黨員,又有一定的查控經驗,我必須堅守好崗位,守好新疆‘東大門’!”吳利說。
像吳利一樣堅守崗位,為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添磚加瓦的各族黨員干部比比皆是。
“你好,我是社區干部,最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您知道吧?家里人有沒有出現發燒、咳嗽、腹瀉的狀況?如果家里有從內地回來或者有發熱的人員一定不要隱瞞……”每天打電話詢問居民情況,是呼圖壁縣呼圖壁鎮美華社區干部葉爾太·瑪吾汗必做的工作。
像葉爾太一樣,我區各地黨員干部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刻,沖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,變身“代購”“送菜員”“大喇叭”,將為民服務工作做到細致入微。
“盡量少出門,人員集中場所戴上口罩。”這些天,英吉沙縣英吉沙鎮幸福社區黨總支書記阿依提拉·艾孜孜邊貼宣傳海報,邊向居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。
阿依提拉說,一些老年人的疫情防控意識較為淡薄,對此,他們迅速成立了由社區干部、片警、社區衛生和物業人員組成的防控工作組,給居民講解疫情防控信息和防疫措施,對社區、樓棟、家庭全覆蓋,不留死角。
“作為一名黨員,我應該帶頭堅守好崗位,做好服務群眾工作。”阿依提拉說。
愛心捐贈
抗擊疫情中最“暖”的身影
2月1日,62歲的伊寧縣阿烏利亞鄉托遜村牧民別克尼·胡爾曼別克通過微信,轉給村黨支部副書記、村委會主任開薩爾·達吾提1萬元,并附了一句:“這是我捐給武漢的一點兒心意。”
“喝水不能忘了山泉,吃肉不能忘了草原,做人不能忘記爹娘。黨的好政策讓我們牧民都過上了好日子,作為黨員,我要為抗擊疫情盡力。”別克尼說。
同一時間,阿勒泰市阿拉哈克鎮窩依瑪克村“鹽池馕”烤馕店里,烤馕師傅巴拉提·優努斯和駐窩依瑪克村“訪惠聚”工作隊隊長楊春風忙碌著。和面、烤馕、裝袋,中午前,他們要將50個馕送到阿拉哈克鎮衛生所,之前他們已向阿拉哈克鎮派出所、執勤點和交警隊捐贈了250多個愛心馕。
“希望我們的烤馕能給奮戰在一線的人員帶來一絲溫暖。我會繼續每天烤馕,希望疫情早日被我們打敗。”巴拉提說。
馕、駱駝奶、湯飯……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,天山南北各界人士、各族群眾自發捐款捐物,用愛心傳遞溫暖,共同抗擊疫情。
志愿服務
抗擊疫情中最“親”的身影
幫助執勤人員疏導交通、詳細登記每一位人員和車輛信息、幫助乘客監測體溫……這是志愿者袁寶成近日在烏拉泊公安檢查站檢疫點的日常工作。
今年29歲的袁寶成是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(新市區)的一位個體經營者。1月28日凌晨,在家休息的他看到志愿者招募信息,便第一時間報了名。經過統一培訓,第二天一早便上崗了。
“看到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都奔赴到了一線,自己很是感動。作為一名團員青年,這個春節可以和來自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們共同戰‘疫’,我很驕傲。”袁寶成說。
像袁寶成一樣,自治區團委發布新疆青年防疫志愿者預招募公告以來,全區已有近2萬名志愿者,在天山南北的疫情防控一線服務。
“喂!您好,我是心理疏導師馬曉麗,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?”2月1日一大早,福海縣福海鎮人民路社區社工中心的心理咨詢電話就響個不停。
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可能引發的心理問題,福海縣招募了32名具有心理咨詢專業資質、工作經驗豐富的黨員干部,組成“心理疏導志愿隊”,通過遠程視頻、電話聊天等方式,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心理疏導服務。
與此同時,為降低群眾外出時交叉感染的風險,福海縣設立210個黨員服務點,組織村醫、民(協)警、包村(社區)干部等成立“菜籃子”志愿服務隊540個,通過轄區群眾點單、黨員服務點接單、志愿服務隊送單的形式,為群眾開展代買生活用品、代繳水電費等志愿服務,受到群眾稱贊。
(記者拍熱扎提·阿不都、蓋有軍、熱依達、張婷、韓沁言、加孜拉·泥斯拜克、米日古力·納斯爾、杜建輝,通訊員李文龍、胡俊秀、陳靜、鐘改清、姬存莉、松哈爾·居馬哈孜采寫)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