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線”上連民心 “先”行解民憂
——記二○二五年七月“快干之星”裕民縣江格斯鄉“接訴即辦”團隊
裕民縣江格斯鄉“接訴即辦”團隊構建“黨委統籌—團隊推進—五辦五中心聯動—村級落實”四級責任體系,建立接單、辦理、反饋閉環機制,實現民生問題24小時反饋進度、復雜問題每周通報,依托“黨建+網格”做到“小事網格辦、大事鄉統籌”。裕民縣江格斯鄉“接訴即辦”團隊多方協調,牽頭攻堅,重點解決開通公交線路、暴雪救援被困14人員等120余件群眾訴求。同時,實施閉環管理提質效,每月分析訴求數據,開展“走村入戶聽民聲”行動,組建12支志愿服務隊伍引導群眾參與共治,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。獲評7月“快干之星”。
黨建引領“聚合力”
構建接訴即辦“責任鏈”
一是高位統籌強部署。將12345熱線辦理作為“一把手工程”,建立鄉黨委書記為組長的“接訴即辦”團隊,推行“黨委統籌—團隊推進—五辦五中心聯動—村級落實”四級責任體系。落實“每日匯總、每周研判、每日復盤”機制,定期梳理高頻訴求,形成“道路維修”“矛盾調解”等9類標準化處置清單。二是接訴響應“零時差”。建立“接單、辦理、反饋”閉環式工作機制,做到民生類問題24小時內反饋辦理進度,復雜問題每3天向群眾反饋1次進展情況,實現群眾訴求高效辦理。今年4月,江格斯南村群眾通過12345熱線反映,村里沒有開通公交車。了解群眾訴求后,江格斯鄉“接訴即辦”團隊多方協調,牽頭攻堅,僅用1個月時間就啃下這塊“硬骨頭”,解決了該村多年來村民出行“老大難”問題。三是網格賦能細治理。依托“黨建+網格”機制,實現“小事網格辦、大事鄉統籌”。3月,因極端暴雪天氣,多輛貨車司機被困于G219阿拉山口往裕民方向,接到地區12345熱線“三方通話”后,第一時間開展救援,成功救出14名被困人員并安全轉移,獲得群眾稱贊。
閉環管理“提質效” 打造民生服務“快車道”
一是主動作為“凝聚合力”,下好服務“先手棋”。建立熱線訴求分析研判機制,每月對訴求數據進行“熱度、頻度、滿意度”分析,形成“民生急難愁盼訴求分析表”。二是民意收集“向前一步”,織密民情“感知網”。結合“實干爭先年”主題活動,開展“走村入戶聽民聲”專項行動,匯總梳理高頻訴求隱患點,著力為民辦實事好事。三是黨群聯動“共治共享”,激活治理“一盤棋”。組建鄉賢調解團等12支志愿服務隊伍,引導群眾參與共治,在江格斯南村污水網改造項目實施期間,鄉賢調解團調解施工矛盾12起,使項目提前15天竣工,實現從“政府干、群眾看”到“一起想、一起干”的轉變。
群眾滿意“驗成效” 書寫為民服務“新答卷”
在接訴即辦、為民服務的道路上,江格斯鄉“接訴即辦”團隊始終把群眾的“表情包”當作工作的“晴雨表”,把群眾的“急難愁”化作行動的“沖鋒號”,用心傾聽每一句訴求,讓民意收集不止于“向前一步”,更暖在“推門入戶”的真誠里,更落在“群眾點頭”的認可中。今年以來,江格斯鄉“接訴即辦”團隊累計處理群眾訴求120余件,辦結率100%,平均辦理時長縮短至3天。“以前打12345熱線擔心沒人管,現在問題解決又快又好,確實把咱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!”這是群眾在回訪時的肺腑之言。
裕民縣江格斯鄉“接訴即辦”團隊已經成為打通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重要抓手,真正讓“民有所呼、我有所應”的承諾在基層一線落地生根。下一步,江格斯鄉“接訴即辦”團隊將繼續以12345服務熱線為抓手,推動“接訴即辦”向“未訴先辦”延伸,讓服務更貼心、保障更有力,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續寫更多“為民辦實事”的暖心故事。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